熱門文章
-
復讀學校推薦四川成都 2024-08-16
-
近視能否當兵?體檢如何準備?17條干貨攻略來了…… 2023-01-13
-
速遞!2023年1月四川教育考試月歷新鮮出爐! 2023-01-01
錢鍾書、聞一多、季羨林……真是被清華破格錄取的?
2019-09-24 | 文章來源:光明理論 | 分享到:
近些年來,對民國時期大學的懷舊形成一股熱潮,有些流傳甚廣的民國學術大師被“破格”錄取的故事在一些報刊媒體上頻頻亮相,一方面?zhèn)鞑チ耸嵉臍v史,一方面則可能令一些青年對民國時期的大學產(chǎn)生誤解。
在民國大學“破格”錄取的故事中,無論是錢鍾書、吳晗還是錢偉長、聞一多,清華學人的故事流傳頗廣。
然而,這些學術大師在被清華錄取的時候并未“破格”,相反,他們的錄取過程完全符合清華大學的招生規(guī)范。
所謂“破格”的印象,大部分是由于人們對當時高等教育的情況了解不夠,將當下的教育制度投射到歷史時代而導致的。
錢鍾書
錢鍾書被清華校長羅家倫破格錄取的故事廣為流傳,經(jīng)久不衰,很多人深信不疑,較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說法來源于錢鍾書自己的回憶。
錢鍾書是1929年被清華錄取為一年級新生的,坊間流傳的說法是在當年的入學考試中,錢鍾書的數(shù)學只考了15分。
而錢鍾書自己的回憶則是:“我數(shù)學考得不及格,但國文及英文還可以,為此事當時校長羅家倫還特地召我至校長室談話,蒙他特準而入學。我并向羅家倫彎腰鞠躬申謝?!?/span>
青年錢鍾書。資料圖片
這種說法是否能夠站得住腳呢?
首先,錢鍾書在回憶中并未提及自己的數(shù)學到底考了多少分,其次,已經(jīng)有學者指出,通過一些清華校友的回憶印證,這種“破格”的說法似乎也很值得懷疑。
我們不妨從制度層面來進一步考察1929年清華是如何招生的,以及其錄取標準究竟有哪些。
就報考資格而言,1928年通過的《國立清華大學條例》規(guī)定,“國立清華大學本科學生入學資格,須在高級中學或同等學校畢業(yè),經(jīng)入學試驗及格者”都有資格報考,清華的招生簡章中則對這個問題規(guī)定得更為詳細:“投考生須具左列資格之一:公立高級中學或經(jīng)立案之私立高級中學畢業(yè);國立大學或經(jīng)立案之私立大學預科畢業(yè);同等學校(如六年制師范學校,惟以公立或私立經(jīng)立案者為限)畢業(yè)?!?/span>
清華大學歷年本科生錄取分數(shù)標準(1925-1933)(局部)。資料圖片
1929年清華大學一年級新生錄取標準如下:總平均分40分以上,國文、英文、算學(即數(shù)學,下同)三門平均40分以上。
其中部分科目有最低分的限制:“國文要求不低于45分,英文要求不低于45分,算學要求不低于5分即可?!?/span>
因此,若錢鍾書的數(shù)學成績?yōu)?5分,而國文、英文兩科又十分優(yōu)秀,顯然符合清華對新生的錄取標準,并非是“破格”。
據(jù)他人回憶,錢鍾書的成績非但不需要被“破格”,而且排名較為靠前,在清華正式錄取的174名男生中排名第57。
而彼時的清華學生人數(shù)很少,師生關系融洽,老師單獨指導學生,甚至一起用餐都十分常見,因而羅家倫專門將錢鍾書召至辦公室,也并不能作為“破格”錄取的證據(jù)。
季羨林
季羨林比錢鍾書晚一年進入清華。據(jù)他回憶,1930年,他同時報考了北大、清華兩所著名大學,皆被錄取。據(jù)稱季羨林投考清華時數(shù)學不到10分(另一種說法是4分)。
即便如此,他的成績依然符合清華的錄取標準。1930年清華大學的錄取標準是:總平均分45分以上,國文、英文、算學三門平均49分以上。
相比于1929年,1930年清華的招生標準中沒有限制單科的最低成績,只對于平均成績有所要求。
青年季羨林。資料圖片
事實上,當年的考試并非只有國文、英文和算學三個科目,還有黨義、本國歷史地理、代數(shù)幾何平面三角三門必考科目,以及高中代數(shù)解析幾何、高中物理學、高中化學、高中生物學、世界歷史地理等選考科目。
因此,即使數(shù)學成績很低,一名考生在總計8門考試科目中取得平均45分以上的成績也完全有可能。
此外,季羨林本人也從未提及自己被清華錄取是“破格”。
錢偉長
錢偉長的情況更為復雜,傳聞也多種多樣。最常見的說法是:他1931年投考清華時,物理只考了5分,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,數(shù)學、化學的成績也不高,中文和歷史則是兩個100分。中文考題為作文《夢游清華園記》,歷史考題為列舉二十四史的名稱。
根據(jù)錢偉長自己的回憶,他的“數(shù)理化和英文基礎很差,在蘇州高中補了不少,但究竟不如按部就班那樣學得透徹明白。
在考大學中只有文史尚過得去,數(shù)理化英文很沒有把握”,而在投考大學的過程中,他“以文史等學科補足了理科的不足,幸得進入大學,闖過了第一關”。
青年錢偉長。資料圖片
錢偉長回憶,“我是1931年考進清華大學的,在入學考試中,由于歷史和國文考了個滿分,雖然數(shù)學、物理成績很差,還是因名列前茅而被錄取?!卞X偉長在回憶中并未提及自己是被清華“破格”錄取。
此外,在1931年清華的新生入學考試中,其實并沒有歷史這一門,僅有必考的本國歷史地理和選考的世界歷史地理。
顯然,無論是必考科目還是選考科目,歷史和地理都是一并測驗的,并不存在單獨的歷史科目。
而且,中國歷史地理科目中,有關二十四史的題目也僅是眾多考題中的一部分。
錢偉長也并非這一門考試得了滿分,而是在考卷中對二十四史的作者、卷數(shù)、注疏者這題得了滿分。
另外,當年國文的考題為作文,題目是“本試場記”“釣魚”“青年”“大學生之責任”中任選一題,文言白話均可,而并非傳聞中的《夢游清華園記》。
綜上,可見關于錢偉長“破格”錄取的傳說不實。
吳晗
另一個廣為傳播的故事是關于吳晗的,普遍流傳的說法是吳晗原本就讀于上海,后追隨胡適到了北京。
他投考清華時數(shù)學考了零分,因為文史成績特別優(yōu)異而被清華“破格”錄取。
青年吳晗。資料圖片
而事實則是吳晗的數(shù)學的確不好,在投考清華的同時他也報了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,但都因數(shù)學成績太差而折戟沉沙。
但是,他被清華錄取時參加的是歷史系二年級的轉(zhuǎn)學插班考試,并非一年級新生的招生考試。
在吳晗投考的1931年,清華歷史系招收二年級學生的考試科目如下:“一、黨義,二、國文,三、英文,四、中國通史,五、西洋通史,六、大學普通物理、大學普通化學、大學普通生物學、論理學任擇一門?!憋@然,其中并沒有數(shù)學一門,因此傳說自然不攻自破。
聞一多
除了以上所述之外,還有傳說聞一多也是因作文頗佳被“破格”錄取至清華的。其實,這件事發(fā)生于清華在湖北省的初試環(huán)節(jié)。
該年的湖北省內(nèi)“初試是在武昌舉行的,科目有歷史、地理、算學、英文。他的這些成績都較平平,但是一篇《多聞闕疑》的作文卻得到考官的驚異。
這篇題目與聞一多的姓名有關,好像曾經(jīng)練習過,關鍵是他摹仿梁啟超的文筆——那時最為時髦的筆法,竟出自一個少年之手。
果然,這篇出類拔萃的作文使他獲得備取第一名,有了入京復試資格。復試時,他以鄂籍第二名被正式錄取。”
青年聞一多。資料圖片
因此,聞一多并非因為一篇作文而被清華學校“破格”錄取,最終決定他能夠被清華錄取的是在北京參加的復試的成績。
當時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的學生選拔,首先由各省推薦,而各省內(nèi)部往往由于缺乏經(jīng)驗,選拔過程各異,尚未形成一種嚴謹?shù)闹贫纫?guī)范。
聞一多所在湖北省畢竟還為此事專門舉行考試,而有的省份甚至只有口試。
民國時期清華大學。資料圖片
民國時期處于由傳統(tǒng)向現(xiàn)代轉(zhuǎn)型的過渡時期,以今天的評價標準來看,當時的高等教育制度有諸多不完善之處,而當時大學看似靈活、多樣的招生制度,實則是出于教育水平發(fā)展落后、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無奈之舉。
近代以來,傳統(tǒng)的科舉制度已經(jīng)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培養(yǎng)和選拔需求,新式學堂、大學紛紛設立。
不過,近代教育的轉(zhuǎn)型尚需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,因為當時大學課程中多采用英文教材,而許多理工學科對學生的數(shù)理水平要求也較高,所以彼時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能夠被一流學府錄取的關鍵因素,往往在于其英文和數(shù)學的成績。
然而,民國時期的教育資源不僅十分匱乏,在城鄉(xiāng)、地理區(qū)域之間的分布也極不均衡。
當時一名學生在大城市的著名中學一年的花費一般需要200~300元,而當時一名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不過才10元左右,這般開銷自然不是普通工農(nóng)家庭所能夠承擔的。
如果生在鄉(xiāng)村或者小城鎮(zhèn),往往需要有家庭、宗族、朋友等社會關系介紹,學生才有機會到大城市的中學讀書。
而民國時期,私塾教育尚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,那些出身于傳統(tǒng)知識階層家庭的學生也往往容易在家庭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國文基礎。
兩種因素結合起來,若生于書香門第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未能接受良好的英文、數(shù)學教育,甚至幾乎從未接觸過這兩個學科,自然就會出現(xiàn)文史頗佳但英文或者數(shù)學極差的“偏才”。
本質(zhì)上,此種情形是由當時中國教育發(fā)展水平不成熟、不均衡導致的,恰恰意味著教育制度需要在發(fā)展進程中不斷進行革新。
在民國大學“破格”錄取的故事中,無論是錢鍾書、吳晗還是錢偉長、聞一多,清華學人的故事流傳頗廣。
然而,這些學術大師在被清華錄取的時候并未“破格”,相反,他們的錄取過程完全符合清華大學的招生規(guī)范。
所謂“破格”的印象,大部分是由于人們對當時高等教育的情況了解不夠,將當下的教育制度投射到歷史時代而導致的。
錢鍾書
錢鍾書被清華校長羅家倫破格錄取的故事廣為流傳,經(jīng)久不衰,很多人深信不疑,較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說法來源于錢鍾書自己的回憶。
錢鍾書是1929年被清華錄取為一年級新生的,坊間流傳的說法是在當年的入學考試中,錢鍾書的數(shù)學只考了15分。
而錢鍾書自己的回憶則是:“我數(shù)學考得不及格,但國文及英文還可以,為此事當時校長羅家倫還特地召我至校長室談話,蒙他特準而入學。我并向羅家倫彎腰鞠躬申謝?!?/span>
青年錢鍾書。資料圖片
這種說法是否能夠站得住腳呢?
首先,錢鍾書在回憶中并未提及自己的數(shù)學到底考了多少分,其次,已經(jīng)有學者指出,通過一些清華校友的回憶印證,這種“破格”的說法似乎也很值得懷疑。
我們不妨從制度層面來進一步考察1929年清華是如何招生的,以及其錄取標準究竟有哪些。
就報考資格而言,1928年通過的《國立清華大學條例》規(guī)定,“國立清華大學本科學生入學資格,須在高級中學或同等學校畢業(yè),經(jīng)入學試驗及格者”都有資格報考,清華的招生簡章中則對這個問題規(guī)定得更為詳細:“投考生須具左列資格之一:公立高級中學或經(jīng)立案之私立高級中學畢業(yè);國立大學或經(jīng)立案之私立大學預科畢業(yè);同等學校(如六年制師范學校,惟以公立或私立經(jīng)立案者為限)畢業(yè)?!?/span>
清華大學歷年本科生錄取分數(shù)標準(1925-1933)(局部)。資料圖片
1929年清華大學一年級新生錄取標準如下:總平均分40分以上,國文、英文、算學(即數(shù)學,下同)三門平均40分以上。
其中部分科目有最低分的限制:“國文要求不低于45分,英文要求不低于45分,算學要求不低于5分即可?!?/span>
因此,若錢鍾書的數(shù)學成績?yōu)?5分,而國文、英文兩科又十分優(yōu)秀,顯然符合清華對新生的錄取標準,并非是“破格”。
據(jù)他人回憶,錢鍾書的成績非但不需要被“破格”,而且排名較為靠前,在清華正式錄取的174名男生中排名第57。
而彼時的清華學生人數(shù)很少,師生關系融洽,老師單獨指導學生,甚至一起用餐都十分常見,因而羅家倫專門將錢鍾書召至辦公室,也并不能作為“破格”錄取的證據(jù)。
季羨林
季羨林比錢鍾書晚一年進入清華。據(jù)他回憶,1930年,他同時報考了北大、清華兩所著名大學,皆被錄取。據(jù)稱季羨林投考清華時數(shù)學不到10分(另一種說法是4分)。
即便如此,他的成績依然符合清華的錄取標準。1930年清華大學的錄取標準是:總平均分45分以上,國文、英文、算學三門平均49分以上。
相比于1929年,1930年清華的招生標準中沒有限制單科的最低成績,只對于平均成績有所要求。
青年季羨林。資料圖片
事實上,當年的考試并非只有國文、英文和算學三個科目,還有黨義、本國歷史地理、代數(shù)幾何平面三角三門必考科目,以及高中代數(shù)解析幾何、高中物理學、高中化學、高中生物學、世界歷史地理等選考科目。
因此,即使數(shù)學成績很低,一名考生在總計8門考試科目中取得平均45分以上的成績也完全有可能。
此外,季羨林本人也從未提及自己被清華錄取是“破格”。
錢偉長
錢偉長的情況更為復雜,傳聞也多種多樣。最常見的說法是:他1931年投考清華時,物理只考了5分,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,數(shù)學、化學的成績也不高,中文和歷史則是兩個100分。中文考題為作文《夢游清華園記》,歷史考題為列舉二十四史的名稱。
根據(jù)錢偉長自己的回憶,他的“數(shù)理化和英文基礎很差,在蘇州高中補了不少,但究竟不如按部就班那樣學得透徹明白。
在考大學中只有文史尚過得去,數(shù)理化英文很沒有把握”,而在投考大學的過程中,他“以文史等學科補足了理科的不足,幸得進入大學,闖過了第一關”。
青年錢偉長。資料圖片
錢偉長回憶,“我是1931年考進清華大學的,在入學考試中,由于歷史和國文考了個滿分,雖然數(shù)學、物理成績很差,還是因名列前茅而被錄取?!卞X偉長在回憶中并未提及自己是被清華“破格”錄取。
此外,在1931年清華的新生入學考試中,其實并沒有歷史這一門,僅有必考的本國歷史地理和選考的世界歷史地理。
顯然,無論是必考科目還是選考科目,歷史和地理都是一并測驗的,并不存在單獨的歷史科目。
而且,中國歷史地理科目中,有關二十四史的題目也僅是眾多考題中的一部分。
錢偉長也并非這一門考試得了滿分,而是在考卷中對二十四史的作者、卷數(shù)、注疏者這題得了滿分。
另外,當年國文的考題為作文,題目是“本試場記”“釣魚”“青年”“大學生之責任”中任選一題,文言白話均可,而并非傳聞中的《夢游清華園記》。
綜上,可見關于錢偉長“破格”錄取的傳說不實。
吳晗
另一個廣為傳播的故事是關于吳晗的,普遍流傳的說法是吳晗原本就讀于上海,后追隨胡適到了北京。
他投考清華時數(shù)學考了零分,因為文史成績特別優(yōu)異而被清華“破格”錄取。
青年吳晗。資料圖片
而事實則是吳晗的數(shù)學的確不好,在投考清華的同時他也報了北京大學和燕京大學,但都因數(shù)學成績太差而折戟沉沙。
但是,他被清華錄取時參加的是歷史系二年級的轉(zhuǎn)學插班考試,并非一年級新生的招生考試。
在吳晗投考的1931年,清華歷史系招收二年級學生的考試科目如下:“一、黨義,二、國文,三、英文,四、中國通史,五、西洋通史,六、大學普通物理、大學普通化學、大學普通生物學、論理學任擇一門?!憋@然,其中并沒有數(shù)學一門,因此傳說自然不攻自破。
聞一多
除了以上所述之外,還有傳說聞一多也是因作文頗佳被“破格”錄取至清華的。其實,這件事發(fā)生于清華在湖北省的初試環(huán)節(jié)。
該年的湖北省內(nèi)“初試是在武昌舉行的,科目有歷史、地理、算學、英文。他的這些成績都較平平,但是一篇《多聞闕疑》的作文卻得到考官的驚異。
這篇題目與聞一多的姓名有關,好像曾經(jīng)練習過,關鍵是他摹仿梁啟超的文筆——那時最為時髦的筆法,竟出自一個少年之手。
果然,這篇出類拔萃的作文使他獲得備取第一名,有了入京復試資格。復試時,他以鄂籍第二名被正式錄取。”
青年聞一多。資料圖片
因此,聞一多并非因為一篇作文而被清華學校“破格”錄取,最終決定他能夠被清華錄取的是在北京參加的復試的成績。
當時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的學生選拔,首先由各省推薦,而各省內(nèi)部往往由于缺乏經(jīng)驗,選拔過程各異,尚未形成一種嚴謹?shù)闹贫纫?guī)范。
聞一多所在湖北省畢竟還為此事專門舉行考試,而有的省份甚至只有口試。
民國時期清華大學。資料圖片
民國時期處于由傳統(tǒng)向現(xiàn)代轉(zhuǎn)型的過渡時期,以今天的評價標準來看,當時的高等教育制度有諸多不完善之處,而當時大學看似靈活、多樣的招生制度,實則是出于教育水平發(fā)展落后、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無奈之舉。
近代以來,傳統(tǒng)的科舉制度已經(jīng)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培養(yǎng)和選拔需求,新式學堂、大學紛紛設立。
不過,近代教育的轉(zhuǎn)型尚需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,因為當時大學課程中多采用英文教材,而許多理工學科對學生的數(shù)理水平要求也較高,所以彼時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能夠被一流學府錄取的關鍵因素,往往在于其英文和數(shù)學的成績。
然而,民國時期的教育資源不僅十分匱乏,在城鄉(xiāng)、地理區(qū)域之間的分布也極不均衡。
當時一名學生在大城市的著名中學一年的花費一般需要200~300元,而當時一名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不過才10元左右,這般開銷自然不是普通工農(nóng)家庭所能夠承擔的。
如果生在鄉(xiāng)村或者小城鎮(zhèn),往往需要有家庭、宗族、朋友等社會關系介紹,學生才有機會到大城市的中學讀書。
而民國時期,私塾教育尚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,那些出身于傳統(tǒng)知識階層家庭的學生也往往容易在家庭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國文基礎。
兩種因素結合起來,若生于書香門第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未能接受良好的英文、數(shù)學教育,甚至幾乎從未接觸過這兩個學科,自然就會出現(xiàn)文史頗佳但英文或者數(shù)學極差的“偏才”。
本質(zhì)上,此種情形是由當時中國教育發(fā)展水平不成熟、不均衡導致的,恰恰意味著教育制度需要在發(fā)展進程中不斷進行革新。
【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,了解更多】